





-
從把控質量到選人用才的跨界擔當 ——記婷婷新材人力資源部部長曾湘的成長之路導讀: 曾湘:2012、2013年連續兩年獲評婷婷新材“工作標兵” 2024年8月被認定爲湖南湘江新區首批“湘江英才” 2025年1月獲評中南大學粉末冶金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2024年度先進個人 帶領部門獲評婷婷新材2024年先進部門 承載航空航天夢想的婷婷創新工業園內,有這樣一位女性,她嚴謹、執着,在質量、管理領域深耕細作,用十五年的堅守詮釋着新時代航空人的責任擔當。她就是婷婷新材人力資源部部長曾湘,一位從質量工程師成長爲企業人才戰略實施者的奮鬥者,更是一名將初心融入血脈的共產黨員。 轉型之路:從質量防線到管理中樞 2010年,曾湘化學工程碩士畢業,懷抱一腔熱血入職婷婷新材,成爲質量管理部的一名工程師。那時的她或許未曾想到,這份與專業高度契合的工作,會成爲她職業生涯的起點,更成爲她理解航空報國精神的啓蒙課堂。 “質量是民航安全的生命線”,這是她從入職時便牢記在心的一句話。“剛入職那會兒,新環境讓我非常緊張和不安,是公司領導和同事給了我勇氣和信心。”在質檢、檢測等多崗位輪崗學習階段,曾湘爲了在短時間內掌握產品生產流程、工藝特點及質量控制的關節點,她下足了功夫,拿出了啃“硬骨頭”的決心,一項一項過關,順利完成輪崗學習。入職不滿1年,曾湘便以技術團隊成員的身份參與到公司C919炭盤技術轉移項目中,在參與MA60、ERJ190等型號取證工作中,她更是頂着新疆零下十幾度的嚴寒駐守在試飛現場,和項目團隊一起見證產品試飛並收集試飛驗證數據。這些工作經歷在她腦海中銘刻:“質量工作不僅是技術活,更是關乎企業存亡的良心活”。 2017年,公司組織架構調整,成立事業部,曾湘任綜合管理部部長助理。“理科思維轉向文科統籌,就像用手術刀的人突然要拿畫筆,但公司的需要就是我的戰場。”曾湘憑藉多年質量防線的工作經驗,對公司產品的工藝流程及其他業務流程爛熟於心,這也是她能快速轉戰行政管理崗位最爲突出的優勢。 “光熟悉流程是遠遠不夠的,行政管理考驗的是管理和社交能力,這對我這工科生來說,是最大的短板。”面對挑戰,她沒有退縮,在質量工作上的嚴謹和執着,使她在管理服務工作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她跟着領導學管理,在同事面前求經驗,無數次挑燈夜戰整理資料,多少次苦了累了仍咬牙堅持,以最短的時間補足管理短板,用工程師的要求解決了行政工作中遇到的所有難題。短短几年,她不僅取得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考取了中級經濟師,並獲評高級工程師職稱,同時憑藉過硬的專業素養和敬業精神,從部長助理,晉升到副部長、部長,直至成爲公司總部人力資源部部長,開啓人才強企的新徵程。 破冰前行:在改革深水區書寫擔當 上任伊始,面對停滯不前的薪酬體系改革、急需優化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以及亟待激活的人才潛能,曾湘用行動詮釋了新時代人力資源管理的使命擔當。 公司薪酬體系改革於 2022 年初正式啓動,然而,歷時一年之久,卻遲遲未能落地生根。曾湘深知,“薪酬改革關乎着每一位員工內心深處的獲得感”。她毫不掩飾地坦言,薪酬體系的調整絕非是表面數字的變動那麼簡單,這需要打破固有的結構,以更加科學、合理、規範的管理推動改革邁向新階段,進而調動員工積極性,使其明確個人的職業發展路徑和努力方向。 公司聘請的人力諮詢公司雖然給予了一些具有導向性的意見,但這只是改革的指引,公司需要憑藉自身的智慧和力量,將其深入消化、精心整合,從而提煉出一套切實可行、能夠有效落地的改革方案。爲了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推進改革的進程,曾湘以身作則,帶領部門員工夜以繼日地加班加點,對薪酬體系進行細緻入微的梳理、嚴謹科學的建模以及精準無誤的測算。他們不斷向主管領導彙報改革的進展情況和遇到的問題,積極尋求公司領導的支持和指導,以確保薪酬體系改革能夠沿着正確的軌道穩步前行。 “在方案公佈時,我們大家內心還是充滿擔憂。但最關鍵的是要切實做好相關的解釋工作。”2023年底,薪酬改革成功落地,員工滿意度呈現出大幅度提升的態勢,真正將“讓有爲者有位,讓實幹者實惠”的理念化爲現實。 “我記性比較好,對工作也很較真。近三年入職的員工只要說一個名字,我就能清楚知道他是哪年畢業、何時入職、任職部門、履職情況等”曾湘笑着說。在履職人力資源部長的兩年多時間,她用嚴謹的工作態度改變了部門團隊的工作風貌。周例會督辦制度、工作清單化管理、專業化分工水平提升等,都是她在部門團隊建設中的常規操作。部門員工說,“工作節奏更快了,壓力更大了,工作內容也更加充實了。”曾湘坦言,“人力資源部門不能只做事務性工作,不僅要成爲員工的伯樂,更要成爲公司發展的戰略伙伴。” 勇擔重任:在時光淬鍊中綻放芳華 “都說活到老、學到老,希望一天不只有24小時,這樣我才能擠出更多的時間來學習、提升。”作爲兩個孩子的母親,她每天清晨6點便開始“超長待機”模式:準備早餐、規劃日程、處理緊急公務……隨身攜帶筆記本電腦、深夜伏案寫文件便是最好的印證。當被問及如何平衡工作與家庭時,她笑中帶澀:“哪有什麼平衡,不過是擠出更多的時間來彌補,用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多承擔一點。” 作爲擁有十多年黨齡的老黨員,曾湘始終以身作則踐行初心。“黨員身份不是標籤,而是要在關鍵時刻站得出、頂得上。”從質量工程師,到部長助理,再到人力資源部長,每一個身份的轉變,都鐫刻着她攻堅克難的印記;從中級職稱,到高級工程師,再到湖南湘江新區首批“湘江英才”,每一步成長與跨越,都書寫着她拼搏奮進的歷程。如今,她正帶領團隊謀劃如何爲公司儲備更多的人才,爲員工搭建施展才能的廣闊平臺,爲公司高質量發展夯實人才基礎奮力前行。04-17 2025
-
歡度元宵 樂享團圓 | 婷婷新材工會舉辦元宵喜樂會暨興趣協會招新活動爲弘揚傳統文化,豐富員工文化生活,2月12日中午,婷婷新材工會在員工食堂舉辦“歡度元宵,樂享團圓”爲主題的元宵喜樂會暨興趣協會招新活動。 一串串紅彤彤的燈籠高高掛起,一條條妙趣橫生的燈謎迎風飄揚,營造出濃厚的節日氛圍。活動現場,人頭攢動,員工們興致勃勃地穿梭在燈籠和燈謎之間,或沉思猜謎,或品嚐美食,或互致節日問候,現場歡聲笑語不斷。 大紅燈籠下,大家紛紛擼起袖子,揉麪團、包餡料、搓湯圓,動作從生疏到熟練,不一會兒,一個個圓滾滾、白胖胖的湯圓就擺滿了盤子。 招新展臺前,乒羽、籃球、瑜伽等興趣協會紛紛展現協會風采,並用新穎漂亮的乒羽手作吸引新成員加入,員工們熱情高漲,積極諮詢報名,現場氣氛熱烈。 元宵喜樂會暨興趣協會招新活動,不僅讓員工們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也增進了同事之間的感情,大家紛紛表示,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新一年的工作中,爲公司發展貢獻力量。02-13 2025
-
訪一線 送祝福 暖人心1月28日除夕,婷婷新材總裁馮志榮走進生產一線,爲堅守崗位的值班員工送來親切的慰問和節日的祝福。 馮志榮先後來到氣站、泵房和生產車間,檢查安全保障和生產情況,認真查閱了產品質量記錄。2025年市場需求旺盛,生產任務飽滿,由於每種產品生產工藝的特殊性,生產週期長,節日期間必須保持持續運行。事業部合理調度,在保證員工休息時間的基礎上合理安排部分人員值班,做到人休爐不停,保證了產品按期保質保量交付客戶。 馮志榮向值班員工緻以除夕的問候,感謝各位員工一年來的辛苦付出,你們在除夕這一萬家團圓的重要節日堅守在生產一線,爲節後的產品交付和全年生產任務的完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希望大家在2025年繼續努力,做出更加突出的業績。祝大家身體健康,家庭幸福。 馮志榮將慰問金髮放到員工手中,並提醒相關負責人,春節期間,要更加重視安全生產工作,確保全體值班員工安全平安過節。黨羣綜合部要持續做好值班員工的工作餐、園區保潔、安保等服務,進一步提升值班員工的幸福感。 事業部、黨羣綜合部、紀檢審計部有關同志陪同走訪。02-07 2025
-
戴志利董事長帶隊開展節前走訪慰問送溫暖活動1月23日,粉冶中心、婷婷新材黨委書記、董事長戴志利帶隊開展節前走訪慰問送溫暖活動,向困難職工表達公司的關切關心,並向他們致以節日的問候和新春祝福。興湘集團工會副主席羅奕春,粉冶中心黨委副書記、總裁姜鋒,粉冶中心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謝平,婷婷新材副總裁、工會主席何國新等一同走訪。 在鑫航公司員工伍志如租住的公租房中,戴志利詳細詢問他的身體狀況和家庭情況,叮囑他注意營養和勞逸結合,祝願他戰勝病魔身體早日康復,並囑咐在場的鑫航公司負責人解決其生活與工作上的實際困難。 在婷婷新材航材事業部員工王亞輝家中,戴志利與其拉家常、問冷暖,詢問其父母、子女、家庭狀況等情況,認真傾聽其訴求,鼓勵他勇於面對暫時困難,保持積極向上的生活和工作態度,創造家庭未來的幸福美好。 在婷婷新材會議室,戴志利與困難職工代表親切交談,瞭解他們的工作生活情況,宣傳黨的幫扶政策,向困難職工送上慰問品和新年祝福,讓困難職工感受到黨組織和公司的關懷與溫暖。 暖心的走訪,短暫的陪伴,困難職工倍感溫馨,大家紛紛表示,黨組織和公司的關懷溫暖在心,公司發展和家庭幸福的美好願景在胸,將把這份關懷溫暖化作前行的動力,爲公司發展做出不懈努力,祝願公司蒸蒸日上譜寫新篇章。02-07 2025
-
黨員先鋒創佳績 數字轉型領風潮 | 記婷婷東方IT與流程總監兼數智管理部部長張印在傳統制造業加速數智化轉型的浪潮中,一位紮根一線的黨員先鋒格外引人注目。他,是湖南婷婷東方粉末冶金有限公司IT與流程總監兼數智管理部部長張印同志。2024年,他帶領團隊在智能製造、流程優化和設備管理三個方面以“數字之筆”勾勒出智能工廠的嶄新圖景,用實幹詮釋了共產黨員的使命擔當。 破局:從傳統制造到智能工廠的跨越 走進婷婷東方的生產線,智能倉儲物流系統控制着AGV精準地配送物料,自動化生產線24小時不停地執行着生產動作,智慧看板實時跳動着生產經營數據......這一切的蝶變,始於張印同志爲主推進的智能製造項目。 作爲公司數字化轉型的“總工程師”,張印同志深知,傳統制造業的突圍必須依靠數字化革新。2024年底,他牽頭上線“智能製造運營管理平臺(MOM)”,將計劃排程、生產執行、設備管理、倉儲管理、質量管理、工業物聯網六大模塊納入數字化體系。平臺運行四個月以來,穩定執行生產工單36484條,設備保養記錄12098條,檢驗單22599條。“以前靠經驗排產,現在靠數據說話。”生產計劃員感慨道。 更大的突破在於智能倉儲與物流。張印同志帶領團隊引入自動化物流系統,通過AI算法優化庫存佈局,將倉儲空間利用率提高2倍以上,倉庫物資流轉效率提升23%。曾經需要多人協作的搬運任務,如今只需掃碼指令,AGV小車便能高效完成。“物料週轉速度加快,人均生產效率提升40%。”事業部負責人豎起了大拇指。 革新:以“數智基因”重塑管理血脈 “數字化轉型不僅是技術升級,更是管理革命。”作爲黨員,張印同志始終將“破釜沉舟”的改革精神貫穿工作。 在流程IT領域,他力推SAP-ERP系統深化應用,通過標準化業務流程,徹底解決“數據孤島”問題。一次實物盤點中,系統顯示某批次原料庫存異常,張印同志連夜帶隊覈查,最終解決賬實差異。“數據精準了,決策纔有底氣。”財務總監對此讚不絕口。 辦公無紙化是他另一項“亮眼工程”。依託BPM平臺,實現103條業務流程線上審批,上線一年時間,線上流程審批單據已達到49411 條。一名員工笑道:“以前找領導簽字跑到腿痠,現在手機上一點就能搞定!”更值得一提的是,張印同志正在構建“數據驅動”運營機制,力爭將公司經營指標分解至每個部門,通過自動取數生成動態看板。“目標清晰了,幹勁更足了。”一名基層管理者坦言。 守護:從“以修代保”到“預防式運維” 設備管理曾是婷婷東方的“痛點”,傳統模式下,一般會在設備發生故障後才採取措施。張印同志提出:“與其事後搶修,不如事前保養維護。”他帶領團隊搭建電子設備臺賬,爲每臺設備生成“數字身份證”。如今,設備運維人員只需通過手持PAD設備,任務清單和操作規範即刻推送至手中,設備保養及時率達到了99%以上。設備管理系統上線後,設備故障響應時間大幅縮短,維修工單的後評價機制更是讓設備維修投訴率也大大下降。“設備‘健康’了,生產更順暢!”車間主任連連稱讚。 初心:一名黨員的“數智情懷” “我是黨員,必須衝在改革最前線。”在智能工廠建設的攻堅期,他組織黨員進行全廠庫存盤點,連續多天與大家工作至凌晨;爲推進流程標準化,他親自編制流程表單和流程圖,組織培訓宣貫會議數十次;面對技術創新,他組織成立“黨員技術攻堅組”,發揮黨員帶頭示範作用,用數據說服質疑者。同事評價他:“有技術人的嚴謹,更有黨員的熱忱。” 2024年,張印同志被授予中南大學粉末冶金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年度先進個人”。面對榮譽,他表示做得還遠遠不夠:“數字化轉型沒有終點,我們只是邁出了第一步,下一步將探索並實現人工智能大模型與硬質合金行業的深度融合,將公司打造成爲硬質合金行業‘人工智能+製造’標杆企業。”04-27 2025
-
深耕十二載鑄就航空夢 匠心守初心書寫報國情 ——記長沙鑫航機輪剎車有限公司工程師倪新微深夜的研究院空曠而靜謐,電腦屏幕的光映在倪新微專注的臉上。他揉了揉酸澀的眼睛,目光仍緊盯仿真數據中的微小波動——這是他爲某新型機輪設計的第6次迭代方案。窗外星光漸隱,晨光微露,倪新微伸了伸懶腰,面對較爲滿意的研究成果,他臉上露出如釋重負的表情。這樣的場景,在倪新微12年的職業生涯中早已是常態。從青澀學子到機輪剎車領域的技術骨幹,他用堅持與熱愛,在航空報國的征途上刻下了一道道堅實的足跡。 初心如磐:從“空白”中開闢道路 2013年倪新微初入長沙鑫航,面對的不僅是某幹線飛機前機輪項目的重任,更是機輪疲勞仿真領域的空白。沒有現成的材料數據,沒有成熟的分析流程,他像一名“拓荒者”,在浩如煙海的中外文獻中逐字比對,反覆修正參數,常常伏案至深夜。同事常感嘆他“鑽牛角尖”,他卻說:“數據差一絲,飛機安全就可能差千里。”最終,以他爲骨幹的科研團隊建立起公司首個機輪疲勞仿真及裂紋擴展分析方法,爲國產大飛機“骨骼”的可靠性裝上了一把“安全鎖”。 攻堅克難:以創新突破技術壁壘 2016年,F13項目啓動,這是公司首個直升機機輪項目。面對載荷高、體積小的嚴苛要求,倪新微大膽提出“對開式主機輪+噴射成型7055鍛鋁合金”的全新方案。試驗階段,剎車抱死、靜力矩不足等問題接踵而至。他索性將行軍牀搬進測試中心,連續一週跟蹤試驗,記錄上千組數據。裝配現場經常可以看到他雙手烏黑,親自給機輪進行各種“手術”,在他心中,有成千上萬個零部件,每一個零部件的微小差別,他都如數家珍。經過不斷改進與試驗,項目順利通過了各項測試驗證,也讓對方見識到公司的技術實力。項目成功後,某所專家感嘆:“你們的技術,讓國產直升機‘腳力’更穩了!” 使命擔當:在競標場上捍衛尊嚴 2022年的F31項目競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競爭對手步步緊逼,甚至在試驗現場故意發難。倪新微寸步不讓,據理力爭,連夜調取試驗錄像,用鐵證駁斥質疑。20多天的實物PK,他白天協調試驗,深夜修改方案,喉嚨沙啞卻目光如炬。當公司以壓倒性優勢勝出時,他眼眶泛紅:“這不僅是一場技術較量,更是鑫航航空人的尊嚴之戰。” 情懷致遠:讓國產機輪“飛”向世界 在某支線飛機前機輪國產化攻關中,倪新微面臨更嚴峻的挑戰——關鍵零部件脹管脹芯研製緊急攻關。他帶領團隊對脹管脹芯進行6輪迭代,從材料配比到工藝參數,像雕琢藝術品般精益求精。面對一次次試驗失敗,他不屈不撓,長期駐守在製造車間,與機加工人一道校準機牀精度、同工藝人員探討優化方案。最終,完全自主的國產脹管脹芯符合穩定性、一致性要求,成本降低30%。參與評審的老師豎起大拇指:“這纔是中國製造的底氣!” 十二年如一日,倪新微的辦公桌始終放着“航空報國”四個大字。如今,作爲機輪結構室主任,他依然奮戰在一線,帶着年輕團隊探索全電剎車等前沿領域。有人問他爲何如此執着,他笑道:“每當看見自己設計的機輪隨飛機騰空、保飛機安穩着陸,就覺得所有的夜都沒白熬。” 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倪新微用十二載青春,將“謙虛謹慎、艱苦奮鬥”的誓言熔鑄成一個個翱翔藍天的國產機輪,在浩瀚長空中,書寫着一名普通工程師最熾熱的報國情懷。04-17 2025
-
長沙偉徽獲評第十三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全國賽 優秀企業11月8日-10日,婷婷新材旗下全資子公司長沙偉徽高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沙偉徽”)參加了在河北邯鄲舉行的第十三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新材料全國賽。第十三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以“因創而聚,向新同行”爲主題,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主辦,大賽由地方賽、全國賽和專業賽組成。本次全國賽參賽的194家新材料行業企業是經過全國各地方賽區的層層選拔與激烈角逐最終脫穎而出的,歷經三天的半決賽和總決賽比拼,最終評比出了初創組和成長組獲獎企業和優秀企業。長沙偉徽經過精心組織、積極籌備,憑藉“硬質合金用超細碳化鉻關鍵技術的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獲評成長型優秀企業。 中國創新創業大賽遵循政府引導、公益支持、市場助力原則,圍繞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搭建“政、產、學、研、用、金、服、城”多向對接交流平臺,發現優質企業和團隊,發掘源頭創新與早期項目,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優化創新創業生態,服務產業基礎再造和重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支撐國家高新區、國家自創區建設,助力構建以科技創新爲引領、以先進製造業爲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和製造強國、網絡強國建設。 長沙偉徽自2001年6月成立以來,一直專注於稀有金屬化合物的研發、生產,主要產品爲稀有金屬二元或多元複式碳化物、碳氮化物,其產品性能和指標參數均處於國內先進水平,打破了部分進口產品的壟斷。長沙偉徽擁有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和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認可實驗室,是我國稀有金屬碳化物行業領先企業之一,也是國內硬質合金添加劑行業的龍頭企業。11-22 2024
-
婷婷新材子公司長沙偉徽新材 成功通過湖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2024年4月28日,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佈《關於公佈2024年湖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和複覈名單的通知》(湘工信中小發展〔2024〕147號),婷婷新材子公司長沙偉徽高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被成功認定爲2024年湖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生力軍,專精特新企業則是其中的佼佼者,不僅具有“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創新型”發展特徵,更是能成爲產業鏈補鏈強鏈的主力軍,爲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源源不斷注入新的動力。 婷婷新材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興湘集團第二次黨代會精神,落實省國資委、興湘集團和粉冶中心的決策部署,聚焦關鍵核心技術合力攻關,堅持以“科技成果轉化爲抓手”,不斷促進產業升級,積極推動創新發展。 未來,婷婷新材將不斷加大對所屬子公司、事業部的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工作的支持,積極提升公司各產業的核心競爭力,促進技術創新平臺的提檔升級,全力打造科技創新高地,真正實現在產業鏈供應鏈關鍵環節“補短板”“鍛長板”“填空白”。04-30 2024